查看原文
其他

甘南|千山万水,遇见最初的自己

2016-10-25 李双喜 凤凰微视觉



______________   远 方  _______________


有个地方,还未抵达,

便已心生雀跃;

有片原野,虽是初见,

却似久别重逢。



清晨,爬过蜿蜒的石阶,乘船渡过如镜的冶海,再淌过弯曲的溪流,最后再爬上常爷庙前的山坡,便有了眼前这一幅青葱的山水画。



▋完全没有预料到冶海之行会如此折腾,正当我们喘着粗气,为追赶晨光而纷乱奔跑时,逆光的山坡上,一老者牵着马儿正在云彩下踱步悠闲。



▋相较于冶海的沉寂,我更喜欢它周遭的彩色原野:黄绿相间的梯田,长满了麦子和油菜,还有那劳作的农人,此时正躬行在风吹麦浪的天地之间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在阴郁的傍晚来到这里——尼巴村,依山而建的老村寨,其实就是土与木的层层堆叠,原本灰暗的老旧村落,残留着一缕青灰色的吹烟,在这灰寂的世界里,长满屋檐门楣的青草野花,是唯一看得见的季节痕迹。




▋村口经轮房外的廊檐下,除了有二百多只经筒外,木墙上还悬挂着不少写有经文的牛头骨和羊头骨…… 村民们虔诚地转着经,仿佛是每日必做的功课,这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。



▋听说,村里的很多老人从未走出过大山,他们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朝拜中,活在最初的世界,从未别离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米拉日巴佛阁的清晨,转经的人们络绎不绝,笃笃的脚步声、嗡嗡的诵经声、吱吱的经筒转动声……而那只大黄狗,却一直无视这流动的风景,它正在梵音袅袅的世界里,昏沉入梦。




▋原本期待,看一场米拉日巴佛阁的灿烂日出,但天气阴沉,蜃气溟蒙,所有的山峦都半隐在晨雾里,世界静寂,偶尔有飞鸟滑过天际,还有老阿妈正躬身向佛,独自倚靠在山野的黎明。



▋而更远的山岭,那条小路通往的远方,不知是谁正在诵念着“六字大明咒”,她的身影远在天边,但诵念声似乎就在耳畔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虽然,早已在网络上见过扎尕那的摄影作品,虽然,早已无数次在心底勾画过它的壮美,但所有的想象,都远不及亲眼目睹它的真容来的震撼。无法形容初见扎尕那时的心情,随行同伴的齐声尖叫,这便是发自内心的、最自然的赞叹。



▋清晨的扎尕那,摄影人都伸长了脖子,等待太阳挪移到高高的山尖。当第一缕阳光照耀进原野,劳作归来的人们,便是晨光里最耀眼的主角。



▋沐浴过扎尕那温暖的阳光,也仰望过扎尕那冷峻的星空。站在高高的拉桑寺的佛塔下,头顶上的每一盏星光,都那么地清晰,看起来像一粒粒银砂子,明澈至极。我相信,每一座孤岛都被深海拥抱,每一颗星星都与银河相交,而每一个平凡苟且的人生,心中一定还有大海星辰。


///////////////

▋郎木寺镇很繁华,街上行走着各色人等,在中国其它景区难以见到的老外,在这里似乎也很常见。这个号称“东方瑞士”的小镇,在车水马龙的轰鸣声中,显的过于喧闹。在爬过一个高坡,进入赛赤寺大经堂东侧的小胡同后,这份热闹才会被彻底抛开。这处阴凉的胡同口,没有纷涌的游客,只有蓝天红幔,雕梁白墙,或许,这才是郎木寺最本真的模样。



▋藏区寺院不仅是宗教中心,也是文化教育中心。赛赤寺的小阿卡们,平时不光要学习佛法,还会接触文化知识,甚至还会学习英语,一天的学业甚为忙碌。这不,下午四点的树荫里,小阿卡们正在练习金刚舞,他们正在为几天后的祈福法会做准备。没带面具的金刚舞,虽没有那么强烈的仪式感,却显得更为柔美,在跃动的一招一式中,在笃定的眼神里,在锣鼓起落的回合间,阳光透过树梢正洒落一地光荫。




▋蓝色的天空中,随意涂抹着几朵云彩;远处的红石崖如一堵宽厚的胸膛,围挡起杂乱小镇;近处的绿色山野,拥簇着金光灿灿的寺院;晒佛台所处的山坡上,老阿妈正合掌静默不语……这便是我眼见的郎木寺,也喧闹也宁静,亦杂乱亦纯净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八月的玛曲草原,青草漫野,牛羊成群,花开成海,这里的每一缕空气里,都漂浮着野花的芬芳和青草的气息。



▋草原深处,还能见到传统的“黑帐篷”,这是一种用牦牛绒手工缝制而成,篷顶有长方形天窗的藏式帐篷。高原牧民逐水草而居,一年当中在冬、夏季牧场来往迁徙,黑帐篷因携带方便,成为他们流动的家。千百年来,藏族牧民支起黑色帐篷,在草原上休养生息,男人放牧,女人操持着家务,土灶中燃烧着的炉火,和那天窗下透射的阳光,便是藏族牧民生活变迁的见证。




▋玛曲草原,流经其间的河流众多,这其中就包括:黄河、白龙江、洮河、大夏河等。黄河从发源后的第一个大弯就是玛曲县,而玛曲就是藏语“黄河”的意思。正因为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湿地河流,才使得这里的原野格外丰美。夕阳西下,流水天涯的丰润景像,是我最念想的草原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一条长长的街道,往东是尘世,往西是佛门,没有既定的界线,但一切又划分的井井有条,商店、车辆、斑马线、僧侣、转经筒、殿宇,穿过尘世来到拉卜楞寺,也是一场极为浪漫的旅程。



▋当太阳坠于凤岭山,一场辩经便在空旷的辩经广场上开始了。随着辩论的深入,问难者一会鼓掌助威,一会舞动念珠、拉袍撩衣,或是高声怪叫,甚至是做出奚落对方的动作。相较于问难者的轻松畅快,端坐着的“立宗人”就似乎显得格外严肃,他一会抓耳挠腮,一会低头思索, 这样的场面,颇有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味道。




▋阿卡们的聚集,也引来了众多藏民的叩拜,昏沉的傍晚,我远远地拍下每一个虔诚的身影。此时的拉卜楞寺,于我来说,只是一次旅行,而对于他们来说,这是一辈子的旅程。


///////////////


▋“甘南真的那么好么?”众多朋友在微信上问我。这又让我想起在扎尕那拥堵的山路上,无数个进山的旅人问我的那一句:“里面到底有什么好看的?”面对被堵在路上的焦急眼神,我一个个地详细地解说着扎尕那的情况。不过,是天堂还是稀松平常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。


▋真正的旅行,无关目的地,你所遇见的美好,其实都是你心中的倒影,心中晴朗,必定阳光灿烂,心中虔诚,必定宁静悠远。



▋旅行就是一场仪式,在孤独的山野里,在天堂般的镜画里,你挥洒着诗和远方。越过千山万水,只为遇见最初的自己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d0325cu90h7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关于作者:

李双喜

个人微信号:16413844


自由摄影师,旅行作家,新浪名博,新浪首届摄影原创之星,今日头条入驻摄影师,网易旅游名博,乐途金牌作者。曾接受过北京电视台、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及多家杂志的采访。


擅长人文纪实类的摄影作品,文字作品清新质朴。出版个人旅行文集《一去二三里》,得到了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推广。摄影及文字作品也曾登陆过如下杂志:《中国国家地理》《旅行纵览》《中国画报》《时尚旅游》等。

本文转自公众号:摄影师双喜

视觉盛宴更多精彩


遇见江苏 | 素面青丝的婉约江南

遇见浙江 | 去远方寻找故乡

遇见江西 | 耕读传家的湖山清逸

遇见湖南 | 芙蓉国里尽朝晖

变幻莫测的光与影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